咨询服务热线:400-123-4567
发布日期:2023-11-27 10:49:32阅读:次
很多家长夏天不给孩子吃冰淇淋的原因,除了害怕拉肚子,还有一个担忧,就是觉得冰淇淋都是植物奶油做的,不健康。
其实不光是冰淇淋,很多蛋糕也用的是植物奶油。
那是不是说只要含植物奶油的食物,孩子都不能吃呢?
比如前段时间的一个热搜。一位宝妈在得知儿子吃了同学的生日蛋糕后,觉得儿子“被投毒”,逼着儿子喝橄榄油、椰子油、亚麻籽油排毒。
这位妈妈说,自己对孩子的饮食非常在意,只偶尔吃动物奶油,植物奶油的东西从来不碰。
评论区中也有很多宝妈说,自己从不来不让孩子吃含植物奶油的东西,怕不干净。
这些妈妈们之所以对植物奶油如临大敌,是听说植物奶油中含有反式脂肪酸。
反式脂肪酸这两年备受家长们的关注,因为它会让人患上肥胖、肿瘤、心血管等疾病,甚至可能损害认知功能、诱发n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。
但家长们也因此进入了一个误区,那就是植物奶油=反式脂肪酸。
其实并不是。
植物奶油也被称为人造奶油、氢化植物油等。
通过这个名字不难得知,植物奶油并非天然提取的,而是人工合成的。将大豆油、棕榈油等植物油加热,过程中加入氢气,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植物油和氢气产生化学反应,就可以得到半固态或者固态的植物奶油。
植物奶油的发明过程,其实挺曲折的。
大约几千年前,古印度人静置牛奶后,发现上面凝结的奶皮中含有大量脂肪,再对其进行反复揉打,就可以得到最初的动物奶油。但是动物奶油提取的过程不易,所以因为产量有限导致价格特别高昂。
19世纪,欧洲地区的动物奶油已经供不应求了。在拿破仑的重赏之下,法国一位化学家将动物油脂与牛奶融合做出了第一代“人造奶油”,也就是当时非常有名的麦淇淋。
之后德国化学家尝试用更低廉的植物油,在催化剂和其他条件下成功制成了植物奶油。
植物奶油刚一问世,很快就红极一时,因为比起产量少且获取难的动物奶油,它不但价格低了好几倍,而且成分更稳定,不容易融化或者变质。
而且植物奶油对于储存条件的要求也不高,甚至可以冷冻保存。所以运输过程要简单很多,用它制作的糕点保质期也更长。
除此之外,植物奶油更容易打发,打发后不容易消泡、保存时间长而且体积更大,还可以增加饼干等食品的酥脆口感。
所以直到今天,植物奶油依旧是烘焙产业中使用最多的奶油种类,同时也被广泛应用在沙拉酱、巧克力等甜食的制作中。
近些年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,关于植物奶油的研究也越来越多。20世纪科学家们发现,长期食用植物奶油会带来肥胖问题,还提高了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生概率。
这一切似乎都证实了“植物奶油有害健康”的说法。
但是随着更多的研究出现,人们发现这个说法并不准确。真正危害人身体健康的并不是植物奶油本身,而是植物奶油中的反式脂肪酸。
反式脂肪酸大多来源于植物油不完全氢化、脂肪分子中的氢原子反向排列,所以得名“反式脂肪酸”。
研究发现,反式脂肪不像饱和脂肪可以被身体分解和代谢,未被代谢掉的反式脂肪囤积在细胞或血管壁上,会增加人患上肥胖症、心脑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支气管哮喘、变态性鼻炎、部分恶性肿瘤、痴呆症等疾病的发生率。
所以毋庸置疑,反式脂肪酸确实是健康杀手。
但是把植物奶油和反式脂肪划等号是不准确的。
过去的植物奶油中存在大量的反式脂肪,是因为以前植物油氢化的技术不成熟,在氢化过程中无法保证化学反应充分进行。
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,植物油氢化越来越完全,其中含有的反式脂肪也越来越少,甚至可以做到比动物奶油中天然的反式脂肪含量还低的程度。
据了解,目前国内生产植物奶油的几家主流厂商,实现了完全氢化的工艺水平,制作出的植物奶油中反式脂肪含量为0。
所以家长们实在不需要“谈植物奶油即色变”,没有蛋糕和冰淇淋的童年,该有多遗憾。
我们真正要让孩子远离的,应该是反式脂肪。
国家规定所有食品包装要标明反式脂肪的含量,并且要求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必须在5%以下。
所以家长们在挑选食品时,一定要学会看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。反式脂肪含量一般被标注在脂肪含量一栏,尽量选择不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。
这里也给家长们划出重点需要注意的食物:奶酪、糖果、巧克力;夹心饼干、蛋黄派、薯片、冰激凌;早餐麦片、方便面;咖啡伴侣及含有伴侣的速溶咖啡;色拉酱及含有沙拉酱的三明治、汉堡等食品。
对于生日蛋糕这样的现做糕点,可以询问店家使用的奶油种类,尽量选择使用动物奶油的蛋糕。或者也可以购买不含反式脂肪的植物奶油,自己在家制作。
油炸食品中也可能含有反式脂肪,所以油炸食品要少吃,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购买空气炸锅,用烤代替油炸。
不过,不管是植物奶油还是动物奶油,超过一定的摄入量都会对身体造成危害。所以甜品零食虽然好吃,但是不要贪吃。
同时也不需要“一刀切”,保证孩子食物的多样性、平衡孩子的膳食结构、加上适量的运动,才是让孩子健康的基础。